
你的位置:个人股票配资公司-股票配资平台个人代理-股票配资行情 > 个人股票配资公司 >
发布日期:2024-07-26 13:21 点击次数:171
一、秘密警察头目,如何炼成的
拉夫连季·巴甫洛维奇·贝利亚(俄语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英语Lavrentiy Pavlovich Beria),1899年3月底,生于黑海岸附近的一个贫民之家。
父为农民,母为裁缝。哥哥2岁病死,姐姐患病失聪。家里唯一康健的孩子,就是小贝了。
为了点亮家里的希望,父母决定投入教育,改变命运。他们卖掉了家里一半的房子,供他上学。
在当地最好的学校,苏呼米高等小学,贝利亚读完了俄语、东正教神学、数学和科学。
16岁,他进入了巴库中等机械建筑工程学校。
有资料说,贝利亚在校期间数学和科学表现优异。
同时,在社交活动中,他小小年纪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尤其叹为观止的是,诡计多端。
有些轶事,不禁让人想起曹操的童年。
比如,他从班主任那里偷走学生的操行评语卷宗,然后对老师以开除公职相威胁。
同时,又与其他同伙一起,把卷宗卖给他的同学。
此时的他,才15岁。
这是少年贝利亚的一个特点。
他的另一特点,是家庭负担重。
本身出身贫寒,家里又有病号,17岁上学时,他就担起了家庭重担,开始赡养他的母亲和聋哑的姐姐了。
出身和经历,决定一个人的奋斗方向。
贝利亚或许就是从此时,开始变得特别追名逐利。
“哪里能够嗅到权力的气味,他就在哪里大动干戈。”
18岁,他在巴库加入布尔什维克。
吊诡的是,同时,他也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工作。
鉴于他的优异能力,20岁时,国家安全部门就注意到他,介绍他到秘密警察机构工作。
这个机构,就是后来的克格勃,苏联情报特务机关。
别忘了,此时的贝利亚,还是石油学院的一个学生。
进入特务机关,他的聪明才智施展开来,在格鲁吉亚从事间谍活动。
入狱、情报、反情报、伪造案件、暗杀……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24岁那年,他领导了一场镇压孟什维克起义的行动,1万人被处决。
26岁,他就成为格鲁吉亚情报机构的负责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奈何少年不逢时啊。列位看官,不要拿自己的少年与历史作比啊。
青年贝利亚
掌握了克格勃,就掌握了政坛要害,由此登堂入室,可谓终南捷径。
这是不少人的成功模式。
1931年,32岁的贝利亚就当上了格鲁吉亚第一书记,走得正是这样一条道。
这条道,对他影响深远,以致于在接触斯大林,取得领袖信任后,他仍然靠牢牢攥着国家情报系统,借此一步步高升。
并且,在斯大林去世后,他仍然靠这一利器,掌控了苏联。这是后话。
1930年代初,斯大林在格鲁吉亚度假时,贝利亚伪造了一场刺杀阴谋。然后自己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控制局面,挫败阴谋,从而取得斯大林的信任。
这一幕,与他上学时的表现,何其相似。
日后,在斯大林的出行中,贝利亚入列重要随从。
1938年,39岁的贝利亚,被斯大林召到莫斯科,在内务部任职,负责国家安全和警察部门。
不久,他成为苏联国家安全局局长。
贝利亚是斯大林的得力干将、排除万难的头号天才。
他每次任务,都能提供超出斯期望的丰硕成果,越来越受斯大林赏识,也越来越离不开彼此了。
据说,一次斯大林的烟斗丢了,贝利亚很快就破案,找到了10个小偷。
但很快,斯大林打电话说烟斗又在抽屉里找到了。讽刺的是,10个小偷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1945年7月9日,在重新认证国家安全特种部队军衔时,贝利亚被授予苏联元帅 。
1946年,贝利亚进入中央政治局,斯大林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牵头主持研究原子弹。
从西方搞情报、秘密调运一切人力财力研制原子弹,这事,只有浸淫情报机构20多年的贝利亚,能够担当。
果然,斯大林限期5年,贝利亚用4年就交货了。
深受斯大林信任的贝利亚和斯大林女儿在一起,远处为斯
斯大林晚年,贝老板的势力越来越丰,对其他同志来说,则越来越不安全。
这是因为,作为国家秘密警察头目,贝利亚手中有任何人的黑材料。他想搞掉谁,只需一个借口。
1953年3月初,斯大林突然去世,死因是脑溢血,但各种传言后世说法不一,包括投毒、暗杀。
其中毫无疑问的一点是,贝利亚在其中,“功”莫大焉。
二、呼啦啦楼塌了
贝利亚是个可怕的人物,其登堂入室的发迹史,就是一部残忍杀戮的暗黑史。
毒打、投毒、刑讯逼供等,是他青年时练就的看家本领。
后来资料揭露出的他的“事迹”,残忍得令人发指,违背人伦,骇人听闻,在此不再详述,以免污了各位看官的眼。
贝利亚还有个爱好,是强奸。
他常开着克格勃牌照的黑色轿车,在街上转悠,看到12岁以上的漂亮姑娘,就能以各种理由将其带到其郊外的别墅里。
在那里,他请她为斯大林的健康干杯,杯里放药,女人必须喝,否则就是不希望斯大林健康。
喝下去就睡着,醒来后已经被强奸。
这不是传闻,而是多方资料共有的记述。
这样的妇女,有几百人,以致于后来贝利亚被逮捕之后,有人在其案卷中看到一份遭他奸污的妇女名单,3/4的人都是政府成员的妻子。
公仇私怨,贝利亚成了同侪剪除的对象。
1953年6月26日,由赫鲁晓夫主导,克里姆林宫发动了一场秘密政变,设局将前来参加会议的贝利亚,当场抓捕。
抓捕的人,是警察特务系统之外的厉害人物,红军元帅朱可夫。
据说他之前也曾被贝利亚整过,现在,在布尔加宁、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的共同支持下,他把贝利亚控制了起来。
等待他的,是加紧审判、立即执行的“绿色通道”。
贝利亚被关在莫斯科军区司令部,一间地下禁闭室里。
一张不到12平方米的小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张凳子。
莫斯科军区司令官,莫斯卡连科将军,是赫鲁晓夫二战时结下的生死弟兄。
至始至终,都是他在看押着贝利亚。
在禁闭室,他寸步不离贝,晚上也在这里,审讯也在这里。
事实上,直到审判结束、刑场枪决,贝利亚的最后5个月,都是在这12平方米的地下室度过的。
人生一世,饶是足智多谋,饶是飞黄腾达,饶是削尖脑袋,平步青云,如鱼得水,问鼎宝座,生杀予夺,声震寰宇,呼啦啦大厦崩塌,也只是一瞬间。
1953年,54岁的贝利亚,用断崖式的人生曲线,在5个月内迅速划完了自己的人生。
那么,5个月内,他是如何度过的呢?
有无挣扎,如何审判?
最后谁来一枪毙命的呢?
下面就来说说这几个细节。
三、3封信
面对政变,心理素质最强悍的贝部长,心理也hold不住了。
“6·26”政变现场,当赫鲁晓夫罗列他的罪状、马林科夫最后宣布对他逮捕时,贝利亚低着头,用铅笔在纸上疯狂地写着什么。
朱可夫元帅得令进场抓捕后,才看到他在纸上一直在写一个词:“报警、报警、报警”,重复了19遍。
但是,没有一个人看后去为他报警。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政变当天就做出了“关于贝利亚反国家罪行”的决议。
决议解除了贝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内务部长的职务。
这2个职务,是斯大林逝世当天,新班子赋予给他的,当然,这也是他翻云覆手操纵的结果。
部长会议,相当于政府;内务部长,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最高领导人。
从3月到6月,贝利亚在这个位置上坐了4个月。
决议还取消了他的一切荣誉、称号、勋章,并把他移交苏联最高法审理。
3天后,专门负责侦查贝利亚案件的总检察长,产生了。
他叫鲁坚科。
由他提名,确定了专案组成员名单,并立即着手对贝调查。
又3天后,苏共中央接连开了一周的全会,大家轮流发言,揭露贝利亚的种种罪行。
“血腥的刽子手”、“帝国主义的间谍”、“贪恋权力的阴谋家”、“道德败坏的野心家”……
帽子送了一顶又一顶。
最后,全会通过有关贝利亚反党反国的罪行决议。
会后,《真理报》刊文告天下,指出贝利亚4条罪状,利用内务部的中央和地方的机构,来反对党的领导、反对苏联政府,破坏民族团结什么的。
都是原则性的重罪。
侦查还在继续。
禁闭中的贝利亚,绝望中写了3封信,企图挽大厦于将倾。
其中第2封信,是写给中央主席团一把交椅,马林科夫。
马林科夫和贝利亚,在斯大林死后你选我,我选你,确立了一把手二把手。
彼此相互成全的老盟友,此时会如何呢?
贝利亚的信长达9页,开头用“亲爱的乔治”称呼马林科夫。
情真意切,表露心迹,恳求援助。
他诚恳地检讨自己的错误:
“我对自己的全部行为,作了最严厉的反省,严厉地责骂自己。
“我对您的态度,在性质上特别严重和不能原谅。我是百分之百地错了。”
他还回忆了他与中央主席团成员之间的工作友谊,和相互提携,间接表白了自己在国务活动方面所做的成绩和工作。
最后写道:
“安排(我)做点工作吧,哪儿都行,任何需要的工作、最细小的工作都行……
“在任何一个边区和州、国营农场、农庄、建筑工地,恳求您不要使我失去成为一名积极建设者……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仍将忠于我们的亲爱的党和苏联政府。”
读了这些肉麻的倾诉,马林科夫十分生气。他是担心贝利亚把他拉下水,所以要竭力和他撇开关系。
赫鲁晓夫解除了他的顾虑,告诉他:“我们在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针对贝的。”
次日,贝利亚又给中央主席团所有成员写了一封短信,恳请大家对自己的事件进行干预。
“有人想不经审批和侦查,就迫害我。5天关押后一次审问也没有……难道作为中央主席团委员,不应要求对他的案件仔细审理、提出指控,要求解释,询问证人?……”
“对一位中央委员和自己的同志,不经审判和弄清情况,在地下室蹲5天5夜后处死他,难道是唯一的和正确的解决方法?……”
“我请马林科夫同志和赫鲁晓夫同志不要固执,给同志平反难道不好吗?”
以这样的口气和态度写信,贝利亚显然没有认罪的心态,并且是在以原来的身份进行商量,质问,甚至指责。
但是由于武磊、李源一停赛,以及张玉宁、林良铭伤缺,伊万不得不用残阵来迎战泰国队,所以伊万只能是在人员不整的情况下排出首发阵容,根据国足队员在联赛的表现,以及与此前两度交手新加坡队来看,国足最强首发11人已经浮出水面。
但马林科夫赫鲁晓夫们,早几十天之前,就下决心剪除他了。
他掌握了太多黑材料,而且根据他的做派、历史样本和现实情形来看,毫不怀疑,他们迟早都会被他拿下。
所以,众人一致先下手为强,要把他搞下。
尽管贝利亚雄辩有力,行事果断,手段恐怖。但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失去利齿的狼,人们也不会再有性命之虞。
公园里的剑齿龙,没有人会害怕它会伤人。
咆哮之初,人们或许会有新鲜感,但聒噪一久,人们就会把它处死。
莫斯卡连科,还是那个寸步不离的军区司令官,把所有贝利亚的信,都交给了中央主席团成员。
后来,他得到指示,不许再给贝利亚纸和笔了。
贝利亚绝望了,他清晰地感受到了世间无情为何物,他们只想让他死。
事实上,他估摸得不够准确,确切地说,他们是想他快点死。
为此,总检察官鲁坚科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罗列罪状,收集证据,嵌入证言,加紧审判。
贝利亚在12平方米的禁闭室,走上了人生时针、分针、秒针的最后一圈。
(昔日战友并排走,如今……)
四、特色审判
贝利亚期望着最后可能的翻牌机会,那就是公开的审判。
对他来说,只要能让他在众人面前说话,以他的能力、他掌握的材料,就能当场改变舆论。
这是他的最后稻草。
也是主席团成员们的最大担心。
所以,他们决定对他进行秘密地审讯。
并且,由于怕贝利亚在审判时揭发、控告他们,他们用闭路无线电的方式,对审判进行了监听。
12月初,赫鲁晓夫对鲁坚科说,“是了结的时候了”。
于是,从12月18日开始,审判团队,开始了对贝利亚和他6个同谋的审判。
法院特别法庭主席,是科涅夫元帅。
公诉人,是鲁坚科。
审判持续了6天,也是以斯大林时代特有的模式进行的:
1,法庭上无辩护律师;
2,被审判者不能提起上诉;
3,审判结果马上执行。
此外,这场最高规格的审判,配了一个最高规格的陪审团。莫斯卡连科,其他高官和政府成员,特别友情出审。
据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材料,贝利亚在法庭上很嚣张,只承认有确凿证据证死他的那些行为。
起诉书,是由检察官团队,呕心沥血5个多月制作出来的,长达100页。
当法庭要求贝利亚听取起诉书的宣读时,贝利亚拒绝听取,还把耳朵塞了起来。
他逃避、绝望,拒绝任何玷污,想保持内心一点点的尊严。
法庭宣布,贝利亚的罪行有3,包括叛国罪、恐怖主义和反革命罪,还有一个羞于启齿的强奸罪。
在案卷中,有一份被强奸妇女的名单,上面有著名的女演员,有出身名门望族的贵妇人,长达几百人。
工会主席库恰夫,被从格鲁吉亚邀请过来参加陪审,当他看到这长长的名单时,禁不住哀号:
“天啊,别宣读名单,名单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是我们政府成员的妻子。”
12月23日,是审判的第六天,游戏结束了。
法官宣读了判决书。
死刑,立即执行。
贝利亚最后一个请求:“让我说话……”
但话未说完,就被鲁坚科打断了:
“你已经一切都说了。”说完对旁边的军人使了个眼色,军人上前用毛巾堵上了他的嘴。
枪决行刑,地点是在莫斯科军区司令部的碉堡里。
行刑的军人,从他身上脱下军服,只剩下贴身的白衬衫。
他们把他的双手用绳子反绑起来,系在一个钩子上,钩子牢牢地钉在木板上,厚厚的木板高举脑后。
为防意外,绑贝利亚身体的绳子,还固定在上面的行刑架上。
如此设计,一是为了贝利亚反抗,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枪决他的子弹,反弹回来伤及在场的其他人。
该枪决了。
莫斯卡连科找了一个最年轻的手下:“你枪法好,来吧。”
这时,一旁的巴蒂茨基将军上前说:
“司令员同志,让我来!”说着取出腰间的手枪,“我用这玩意儿在前线打发过不止一个恶棍上西天。”
巴蒂茨基,三星将军,苏联空军总参谋长,莫斯科军区司令官莫斯卡连科的副手。
13年前,他曾帮中国抗日,在重庆蒋介石官邸,任苏联军事顾问团的参谋长。
3年前,他还在台北帮助蒋介石训练空军。
二战中,他战功卓绝,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68年,他晋升为元帅。
因此,他在苏联被称为唯一枪杀另一名元帅的元帅。
不过此时,他是三星将军。
编辑搜图
巴蒂茨基
贝利亚得罪太多人了,巴蒂茨基将军此时主动请缨,显然有公仇私怨一起了的考量。
巴蒂茨基持枪抬起手,贝利亚的一只眼睛眯着,露出了绝望、仇恨的目光。
另一只眼睛则睁得很大,在他脸上的绷带上方凸显出来,显得可怕而怪异。
这是贝利亚死前的最后一瞬间。
在现场所有人的注视下,巴蒂茨基对准他的前额正中心,扣动了扳机。
一声枪响,贝利亚的身体,挂在了绳子上。
法官召来医生验尸。
医生对这贝利亚也毫无同情之心:
“还有什么可看的?他做好了准备,我知道,他早已经烂透了。早在10年前就患了梅毒。”
说着,他还是抓着他下垂的手肘,看了看他的脸,宣告了他的死亡。
他们用布把贝利亚的尸体裹起来,送到了顿斯科伊火葬场。
他和他的历史股票杠杆原理是什么,顿时化为了灰烬。
Powered by 个人股票配资公司-股票配资平台个人代理-股票配资行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